第(1/3)页 “陛下,和颐公主难产,此时已经是失血过多……” 皇甫子玄一声令下:“太医院一干人等,务必保知禾母子平安,否则提着人头来见朕!” 朱太医回到产房,郑九娘正在为和颐公主接生,此时的和颐公主已经是气力不足,朱太医也以为,应当将备好的汤药呈上来给和颐公主喂下,然后再继续生产,可是九娘固执己见,让和颐公主坚持下去。 许太医怪罪郑九娘:“你这个偏执的婆娘,怕是公主这胎要毁在你手里了!” 一旁的崔姑姑怒斥许太医:“许大人,说话稳妥些,不要说这些不吉利的话!小心你的脑袋。” 许太医瞥了一眼病榻之上的和颐公主,又看向了朱太医:“朱大人,赶紧用药吧。” 朱太医带着疑问的语气回复:“许太医,你要用什么药?” 朱太医见和颐公主难以生产,于是开了一些补血补气的药汤,用以恢复和颐公主的体力。 只是那许太医开口就要给和颐公主开顺胎的药:“和颐公主已经是体力不支,如果此时再不用药,恐怕母子性命不保!” 朱太医和郑九娘知道这位许太医,曾是太后派来的奸细。尤其是经历了灵安殿上一次的栽赃嫁祸,郑九娘根本不信任这个许太医。 而朱太医本就是宅心仁厚 之人,听了许太医的话觉得倒不是没有道理,所以这才问道许太医究竟要给和颐公主用什么药。 许太医则回应:“自然是宫里娘娘们常用的催生立应散。” 催生立应散,有活血化瘀催产之功效,此药是没有问题的,得赶紧给和颐公主用药催产,可等到许太医将药呈上来的时候。 朱太医却发现了有些不对劲。 药已经呈到和颐公主的面前,只见朱太医将药碗拿起,放置自己的鼻尖,明明是催生立应散,应当是只有当归,车前子,白芍等物,可朱太医却闻到了马齿苋的香味? 朱太医仁厚,与许太医一同在太医院工作多年,深知许太医的秉性,知道这接二连三的错误不是许太医为之,而是太后娘娘在背后指使。 朱太医没有说话,只叫下人将这碗催生立应散拿下去。 容姑姑不知道情况:“朱大人,这催生立应散怎么回事?哪出了问题吗?” 朱太医没有说出许太医暗做手脚的事情,但是心里还是相当气愤的,医者父母心,不治病救人,却还处处添乱做了别人的爪牙,真是哀哉。 郑九娘见容姑姑还在担忧药汤的事情,开口说到:“先前,朱太医已经给公主服下了补气血的红枣糖水,这就够了,以草民的经验,公主的身体,实在是不适宜在用催产的汤药。现在要做的就是安心生产。” 和颐公主的情况郑九娘是在民间见的倒是不多,只不过郑九娘却也是见过的,曾经花柳巷有个孕育了双生子的小妾,怀孕期间挑衅了当家主母,被推倒在地而难产,与和颐公主的情况类似。 郑九娘可以保证那个民间身强力壮的那位母子平安,可生产凶险,寻常女子都要走一趟鬼门关,更不要说养尊处优的和颐公主了。 现在只看和颐公主自己,能不能挺过去了。 萧婕妤仍在灵安殿内等候,见内殿已经没了声音,于是进去查看情况,九娘告诉萧婕妤和颐公主体力不支,情况还尚未可知。萧婕妤想了想,走到和颐公主的面前,将和颐公主的手紧紧握住。 “知禾,你可是要做母亲的人啊,太后娘娘没有把我们打倒,你也不可以放弃......” 和颐公主抬眼看了一下,想了这段时日萧婕妤对自己的悉心照料,还有从太后手中救下自己和腹中孩儿的性命,不由得感动,只是和颐公主有心无力,只能这样告诉萧婕妤:“恐怕本宫是熬不过去了。” 和颐公主确实一点力气也没有了,料是服下了再多的补药补汤也是于事无补。 第(1/3)页